找到相关内容1908篇,用时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梵网经菩萨戒本之真伪辩正考

    他非,把火烧天徒自疲,我闻恰是饮甘露,消融顿入下思议。观恶言,是功德,此即成吾善知识,不因讪谤起冤亲,何表无生慈忍力!」 《孟子》又云:「予岂好辩哉?予不得已也!」读者们您以为呢?   摘自《僧伽》...

    埋 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70864365.html
  • 佛教的中国化与士大夫心理(2)

    人性学说(如孟子的性善说,苟子性恶说,韩愈的性三品说)从理论上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。为宋明理学的人性学说开出一条新路。  然而,有意思的是,张载排佛之烈,有甚于周敦颐,而援佛人儒,则不在周子之下。吕大临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82564427.html
  • 佛教在中国文化发展中的地位和意义

    “神不灭论”。  佛教与传统文化的另一个矛盾,是儒家所谓的夷夏之辩。这个夷夏之辩,从后汉末年《牟子理惑论》反映出来的问题就很尖锐。“孟子讥陈相更学许行之术,曰‘吾闻用夏变夷,未闻用夷变夏者也”’,今舍...

    杜继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14164593.html
  • 定慧双修和三教融合的先驱

    无心,刚柔在化”67 的道家风范。中善由治身推及治国,乃孔子“修己以敬”其身到“修己以安人(人谓朋友九族也)”再臻“修己以安百姓”68、孟子“君子之守,修其身而天下平”69 的翻版;治身治国为令“天上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15264603.html
  • 佛性·本心·良知——陆王心学与佛学

    或者说是体现在人身上的道德本原。  从以上的几点论述看,陆子所说的“本心”,有点接近于先儒(特别是孟子)所说的本善之人性。在这里,我们从陆九渊的学说中,看到了这样一种现象:就思维方法说,陆吸取了佛家之...

    赖永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23164641.html
  • 任继愈:汉唐佛教思想论集(2)

    不能有所改变,即使在精神领域内,想做一个合乎封建统治阶级要求的“圣人”也办不到。孟子还说过“人皆可以为尧舜”,而南朝的地主阶级的学者已公认为“圣人”不可学了。当时社会上所发生的圣人不可学的问题,圣人与...

    任继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70664791.html
  • 合儒释而会通之:周汝登与佛教

    孟子无此说,即王守仁亦无此说。斯真龙  溪未派,惟所欲言者矣。  在《东越证学录》的提要中同样说:  汝登传王畿之说,故是录以证学为名……  认为周汝登应该归属于罗汝芳门下的资料也很多。一即是黄宗羲...虑,舜之无为,禹之无事,文王之  不识不知,孔子之无意无我无可无不可,予思之不见不动、无声  无臭,孟子之不学不虑,周子之无静无动,程子之无情无心,尽  皆此旨,无有二义。  中下根之人须积学而至圣,...

    赵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75364844.html
  • 周叔迦:中国佛教史(3)

    ,以为与生俱生的是性,接触于物而后生的是情,性是仁义礼智信,情是喜怒哀惧爱恶欲。而性与情各有上中下三品,因此有善、不善之分。而认孟子道性善,荀子道性恶,杨雄道性善恶混都是一偏之见。其谈天道,主张听命于...

    周叔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43465222.html
  • 周叔迦:中国佛教史(4)

    :“佛之论性,如儒之论心,佛之论心,如儒之论意。”朱熹批评之说:“上蔡说仁、说觉,分明是禅。”至于杨时晚年更习佛学,以为庵摩罗识,唐言白净无垢,即孟子之言性善。又云:“《维摩经》所说——真心是道场,儒...

    周叔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43465223.html
  • 中国艺术精神的演进(2)

    游》、《肤箧》篇中都用到“境”,《孟子》、《荀子》中也有使用,但频率很低。当然我们仅从“境”字使用频率的增加还不能解释这个问题。根本原因在于, “意境”比“意象”的涵义更符合风行当时的禅宗主旨。禅宗以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45065243.html